说明: 6d81800a19d8bc3e347f169b818ba61ea8d3456f[2].jpg龚学余,男,196210月出生,湖南桃江县人,博士,教授,中共党员,湖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,湖南省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带头人,南华大学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博士生导师,湖南省新世纪“121”人才,南华大学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创新团队的负责人,现为南华大学副校长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、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、核设施辐射监测、安全与防护。

目前为止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: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、国家“973”子项目2项,国防预研子项目1项,十一·国防基础研究项目1项,ITER项目国内配套专项2项(按973管理),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,作为主要工作者参加国家攻关项目1项和核工业核电关键技术研究项目1项,参加能源领域“863”项目1项,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。在德国期间参加了两个研究项目,并首次在国际上利用NH2振动带的P分支中一条波长为599.5nm101—211线,采用激光诱导的共振荧光方法测量氨等离子体中的原子基NH2 在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0余篇,其中有30余篇被SCIEI等收录。获科技部进步二等奖,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,湖南省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,省教学成果三等奖等其它奖项。